还没到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30A公房,远远地就看见一人身着淡蓝色工装站在门口热情招手。80后的苗秀,是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一名员工,也是全公司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加工中心女操作工。
她是哈尔滨市“首席技师”、黑龙江省“龙江巾帼工匠”、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中专毕业的学徒工成长为研发中心高级技师的17年成长史。在一个人才辈出的男性军团里,她是一枝独秀的技术骨干,也是奉献春色的龙江巾帼工匠。
1998年,初中毕业的苗秀放弃读高中,选择在哈尔滨东安技术学校读中专,“一方面家里几代都是‘东安人’。另一方面,我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因出生时缺氧,患有很严重的疾病,当时上技校意味着能很快有个工作,这样就能分担父母的压力了。”
自参加工作以来,苗秀一直在数控加工中心变速器机匣壳体生产线工作。一次公司来了一批急活——要在5天时间里制作200件新品。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那时苗秀工作的生产线是三班倒,每天工作量是固定的。“如何在保证日常工作量的同时,还在三班倒中挤出时间进行新品生产是个大难题,但我也必须想方设法做到。”新品生产需要配套的设备,如此一来,9台机床就面临着要至少两次搬卸刀具、夹具、安装新设备、调整参数,再搬卸下来换到之前生产线设备的紧急状况。面对繁重又不容出一丁点失误的严苛任务,在那漫长又紧张的5天里,苗秀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凌晨3点下生产线点又来到车间。那时候大家都攒着一股劲,顶着身体极限,高效率零差错开工。最终不负众望,苗秀带领她的伙伴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能够圆满达成目标,与苗秀的刻苦钻研分不开。刚参加工作时,苗秀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到处“溜达”,完成本职工作后,看到别的机器操作的流程中有什么知识点她都记录下来。看着别的师傅不忙了,苗秀就上前问几句,看见其他人忙,苗秀就默不作声地帮他们抬零件。“我帮他抬零件,就可以‘顺手’帮他把零件装卡到机床上,这不是多了一次操作的机会吗。”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很快苗秀就成长为生产线上的多面手,查阅图纸、更换刀具、换型调整等样样精通。
“我是技校出身,即使调整生产线、排除一些故障的操作越来越熟练,但是专业理论方面的短板也慢慢变得明显。”2004年,苗秀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了沈阳航空工业大学数控设备维修专业专升本的学业,努力补齐理论知识的短板。随后在2008年,苗秀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决赛获得优秀奖;2009年参加哈尔滨市第十一届职工技能运动会取得第8名,晋升数控铣工高级技师资格;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龙江技术能手称号。
现在苗秀负责公司汽车发动机变动器机匣壳体相关这类的产品模具的研发工作。公司承接的新型号工具加工需要的模具制作,动辄要耗费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所有新品模具只有经过她的制作、试验之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不过在以往的新模具制作中,凭借现有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并不能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完全严丝合缝、零瑕疵的零件,这就需要公司从外界采购,或承包出去进行定制。了解到公司的情况,好学奋进的苗秀自学了UG建模仿真软件,实现对预加工零件的自动编程,把毛坯铝块一层一层打磨、扣样,加工成零件成品。苗秀这一技能的开拓,不仅快速缩短了公司新品研发周期,还节省了基础材料加工成本,仅两年时间为公司间接创效达180余万元。
如今的苗秀从未忘记刚刚工作时老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无私分享自己的技能知识、实践操作经验。5年间,苗秀共提出合理化建议百余条,采纳并实施60余条,创新创效课题15项,共创造效益21.5万元。她带过的徒弟近20名,有10人已成为生产线年又被哈尔滨市总工会授予“模范名师”称号。
今年,公司专门为苗秀成立了苗秀技能大师工作室,苗秀和她的伙伴们继续开启技术难题攻关、技术技艺传承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