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党领导的英雄军队锻造得更加坚强
把我们党领导的英雄军队锻造得更加坚强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案例展示

把我们党领导的英雄军队锻造得更加坚强

2024-08-10 04:04:34 案例展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建军97周年。回顾我们这支英雄军队一路披荆斩棘、浴血荣光的辉煌历程,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慢慢地增加革命性锻造。革命性锻造,使人民军队永远听党指挥、永固打赢优势、永葆纯洁光荣。新时代新征程,我军要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须赓续优良传统,加强革命性锻造,把我们党领导的这支英雄军队锻造得更加坚强。这一期“军人修养”专版,我们策划推出一组文章,围绕如何加强革命性锻造与广大官兵交流,以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攻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是战胜困难、抵御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在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深刻剖析当前政治建军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时指出,要“深刻反思,认真整改,解决好思想根子问题”。习主席的重要指示,鲜明指出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革命军人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不断锻造自己的思想,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如此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向往着最深处的光明”的贺龙,到“我的主义、我的信念,绝不更改”的赵一曼;从“誓将真理传人寰”的夏明翰,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正是因为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这些英雄模范才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不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不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不缴械投降,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心中有了理想信念的高峰,每个脚印都是通往高峰的路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时代革命军人只有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才能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繁重任务的勇于担当、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前提。我们要突出理论武装,坚持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强军思想,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刻性彻底性,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领悟透,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点、思想与实际的结合点、理论向政策转化的落脚点,把理论转化成推进强军事业的强大力量。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检视反思、躬身自省,是人发现并纠正错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方法。革命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影响。若无法勤掸“思想尘”、常照“探照灯”,就难以抵御各种考验,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只有注重在自查自省中锤炼思想,主动接受政治体检,持续筑牢“精神堤坝”,常与初心对表、与党性对标、与先烈对话,才能让理想信念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理想信念的价值在于坚定不移,理想信念的威力在于脚踏实地。对理想信念,如果像“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理想就会成为空想。锻造思想,坚定理想信念,需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以此来提高理想信念的纯度和硬度,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备战打仗的过硬本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举措,从而真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在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深刻指出,要“提高抓备战打仗能力”。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让广大官兵感受到了新征程上的使命责任,坚定了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信心决心。能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根本要求,迫切地需要广大官兵聚焦使命任务攻坚克难,积极投身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重大风险挑战的历练、急难险重任务的淬炼,慢慢地加强准确把握形势、稳妥应对情况、有效制胜强敌的实战硬功夫和打赢真本领。

  没有本领打不了仗,本领不强仗打不赢。能否做到敢打必胜、善于攻坚,既是加强革命性锻造的“磨刀石”,也是衡量本领高低的重要标尺。上甘岭战役中,面对强敌,志愿军部署得当,依托坑道工事,筑起了钢铁阵地,发挥近战夜战优势,以及炮兵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经过43天的激烈战斗,以伤亡1.15万余人的代价,杀伤“联合国军”2.5万余人,换来了中朝军队防御中线的稳定。勇于并善于攻坚克难,从来都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强大力量。对广大官兵来说,只有不断锻造过硬本领,才能敢于攻坚,顶得上去,才能善于克难,打得了硬仗。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国家发展进入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能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种风险挑战不间断地积累甚至集中显露,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极易叠加、演变、升级。形势越严峻,环境越复杂,广大官兵越应保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迎接挑战的战斗状态,着力攻克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之坚,破解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之难,在知重负重中强化使命担当,在知难克难中锻造过硬本领,在知险化险中彰显闯劲锐气。

  如今,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战争形态深刻演变,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程度快速提升,部队多样化全域化使命任务日益拓展,对打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大变局”意味着“大考验”,“大考验”需要大作为。事关备战打仗的每一件事都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广大官兵必须增强“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扩容”的紧迫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素质结构,扫除认知盲区,不断练强专业技能、练精手中武器、练就制胜本领,努力提升与职责使命相匹配、与未来战争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敢打必胜善攻坚,重点在攻坚,核心是打赢。要紧盯作战任务抓,把专攻精练、实战检验抓扎实,在破解制约战斗力建设的具体问题中,积蓄起敢打必胜的实力底气。要聚焦强敌对手练,把强敌作为参照对象衡量作战指标、能力生成、备战实效,把强敌之强、强敌之弱、强敌之变搞清楚,下足研敌判敌真功夫,练强克敌制敌硬本领。要着眼态势变化谋,下大力气分析研究对手的作战理念、行动企图、兵力布势等,在思战研战谋战务战中,增强领悟决策意图、谋划推动工作、驾驭复杂局面的实际本领。

  习主席强调,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并精确指出“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作风优良是胜利之源、强军之基,也是我军最亮丽、最鲜明“名片”。

  回首我军97年的风雨历程,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井冈山时期,朱德与战士一起挑粮;长征路上,贴在门板上的“借据”,彰显“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攻打锦州,官兵经过果园,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解放上海,胜利之师不入民宅睡马路……老百姓看军队,最直观、最主要的是看作风。优良作风是人民军队的一种精神标识,凝结着人民军队的“根”和“魂”,成为军队样子的“肖像画”。

  我军的优良作风,是千百万将士在艰苦斗争实践中淘出的真金,弥足珍贵。进入新时代,面对严峻复杂形势的挑战、练兵备战的使命任务、转型跨越的时代课题,我们要深入挖掘、充分的利用好优良作风这一精神富矿,持续深入推动政治整训,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过硬作风,凝聚起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磅礴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我军历史上许多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无论内外环境怎样变化,不管形势任务如何改变,从始至终坚持做到知所由来、知所趋赴,铁心向党、血脉永续,真正保持了“军队的样子”。他们用实践证明,赓续传统树形象,在“信”字上下功夫特别的重要。只有不断增进新一代官兵对我军优良作风的认同和尊重,才能更好地升华血脉延续感、家园寄托感和文化归属感。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党史、军史,深入挖掘我军优良传统特有的精神特质、内在要求,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守正创新、发扬光大,以优良作风铸就制胜盾牌,展示时代风采,续写新的荣光。

  然而在和平时期,军队的样子也面临“走样”的危险,曾一度出现了一些有损军队形象、影响军队性质宗旨和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痛下决心、壮士断腕,祛除弊端、重塑形象,在革命性锻造中,官兵精神面貌为之一振、部队政治生态为之一新。然而,作风上的顽瘴痼疾有着非常强的顽固性、渗透性、反复性,必须紧盯不放、常抓不懈。必须坚决破除“歇歇脚”“松松劲”的思想,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恒心和韧劲,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持续推动形成弊绝风清、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作风建设,人人有责,每名官兵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把自己摆进去,在政治整训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让自己淬火成钢。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应该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要切实当好表率,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廉的操守荡涤作风之弊、扫除行为之垢,以实际行动树正气、扬新风;另一方面,要依据法规制度,从严要求和管理部队,对作风纪律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把治标与治本统一起来,推动整改整治任务抓彻底、抓到位,让官兵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健康成长、奋发有为。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就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快速地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做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机器人作业,离不开人工精准操控。上升、平移、张爪、安装……半空中,机器人的“手臂”和“手爪”在高压线上轻快地“舞动”。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正快速地发展,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非常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下,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在众多锂电池阳极材料中,锂金属阳极因其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而受到持续关注。

  但Numina团队在获奖后表示,要解决更难的数学问题,仅靠语言模型可能还不够。英国伦敦数学科学研究所何杨辉称,AlphaProof这样的系统对于帮助数学家证明问题很有用,但它无法帮助研究人员确定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中国在参与建设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近日,中方向国际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实物贡献的首批SKA中频天线结构,在河北石家庄完成出厂验收,启程运往位于南非卡鲁地区的SKA中频天线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在各方一起努力下,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林草局与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所在省份建立了联席会议协调推进机制,一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具有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适应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的AI发展态势,健全纵向有机衔接、横向有机联系的监管网络,将安全治理嵌入研究开发应用的全过程。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首站。今年6月,正理庄油田生产区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90万吨,有21口油井实现自喷,日产原油从220吨提升至415吨。